从语言游戏到逻辑实在论(观后感)

/ 1评 / 2

语言作为一种人为构建的【符号】的典型代表,其形成过程是;人们在不断【使用】中调整变化,最后【相对稳定】成为一套普遍认同的【系统】,而在此阶段的基础上,人们才能通过对【使用经验/应用场景】的体悟(归纳、总结、类比、抽象等等)去定义语言,乃至于构建【语法】

这种过程表现为:我们可能知道字词的用法,但我们却说不明白【为什么能这么用】,比如对于【死】一字

笑死我了——愉悦、夸张

你妈死了——怨恨、咒骂

我都快像条死鱼一样了——慵懒、自嘲

苟利国家生__以——豪情、牺牲

试问,我们是先在字典里规定了各种用法,然后才产生相应的实践?

还是在充分的实践之后,归纳整理出了字典里各种用法的定义?

再问,我们是如何学习外语的?(个人水平有限,下文直接沿用B站up【情节严重社】的文稿至本节末

是不是把目标语言投射到母语的体系之中,即认为【每一个单词都能在母语体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】。

所以我们常常会通过【定义积累】来学习外语,同时这又反过来促使我们想象【学习母语的过程同样是定义积累的过程】

那么我们是不是在想象一种【元语言】的存在?

即所有的语言都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【定义积累】来学习的,所有语言的背后存在一个【终极词典】,好像【母语】也是一种从【元语言】到【母语】的翻译,好像所有语言都存在于【元语言】之中,我们指指点点来认出它们,通过给它命名来形成母语。

然而事实是——【元语言】并不存在,不存在任何一种现成的既定答案,我们面对世界唯一拥有的就是纯粹的差异,和差异之间的无限差异,没有任何东西是被理所当然的给定的,只有被实践生成的叙事,要从【逻辑实在论】中解放出来。

ps:所以学外语的关键并不在于熟记字典中的每一种释义,而在于熟悉每一种解释的应用场景

认为万事万物都存在各自分属的一套运行规则,这种想法会给人一种虚无的信念——即【无需关注实践中的细节和对策,只需要观摩尽可能多的同类样本,就可以最终掌握对应的行为范式(可以理解为解答的标准答案),从而应对同类的任何一种情况。

这种思想确实有适用的情景,但并不是到处都通用;

比如小学的数学课本经常会以实物图片来传达加减的概念——

一个苹果+一个苹果=两个苹果

一台电视+一台电视=两台电视

其实不论是【苹果】还是【电视】他们的具体参数(质量、质地、色泽、密度等等等)和抽象意义(苹果是水果,电视是家电)都不相同,但是当我们只讨论他们的【数学关系】,就可以得到共通的【1+1=2】

这个例子里,限定在讨论【数学关系】中,就是确定了【讨论范围】,因而能得出来【1+1=2】的规律,反过来,我们要运用【1+1=2】的知识,也只能用于限定在【数学关系】的情境中。假如你的前提是同时讨论【数量关系和大小关系】,那么【1+1=2】就很难适用了

一个大苹果+一个小苹果=????

一台大电视+一台小电视=????

其实以上都是为了说明讨论中【明确讨论范围】的重要性

当我们谈论xxx时,我们在谈论什么?(爱情/亲情/躺平/丁克/国家等等)

本质上我们是在谈论各种人为构建的秩序/抽象的概念集合,
然而误区在于,人们各自理解的谈论对象适用范围不同——实际上所有的【对象提出】都应该有与之匹配的【讨论范围】,再明确了这一点的基础之上讨论才是有意义的,而经常出现的情况是——每个人理解的【讨论范围】并不相同而聚拢在一起讨论,最后【貌合神离】

适当思考有益思辨、解决问题仍需实践

  1. 小石子说道:

    1.对一类事物进行抽象的过程中必有损耗。对抽象概念的讨论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搬进具体的实践。
    2.描述抽象概念的词语是固定的,但不同人对这些词语的定义不尽相同。 –> 大家定义的方法名是一样的,但是方法的内部实现不一定一样。
    给定相同的参数,无法期望返回相同的结果。

回复 小石子 取消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