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大众]是如何产生的

/ 0评 / 1

一、恍惚的把握感

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感受,打开B站,看着铺天盖地的娱乐消遣视频,点开一个哲学/心理学/社会学视频,看完之后感觉“我又行了”,然后紧接着奖励自己打开一把游戏。“永远在学习,从未去实践”有心者可能确实会去尝试实践,实则收效甚微。

实际上学术理论大都有其限定的研究条件和范围,而在公众传播中传播者出于对接收端的考量,会对信息进行取舍。如此我们便经常会遇到两种情况:

1)对原本繁琐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简化,转化为一种更易接受的知识,而且弊端是遮蔽了原有知识的严肃性。(简化更易接受,同时更易失真)而对目标对象的信息量不足,就会影响到实践层。

2)实例为迎合论点而创建,在一段视频里观点与逻辑互相论证形成闭环(基本可以归结为伪知识),即特殊例子特别推论,不具备实践的一般性。

实际上,在所谓观看科普型视频的背后,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对于知识的把握感,即一种终极的解释性(我虽然没遇到问题,我却知道遇到问题到哪里找答案/这不就是我之前看到过的那种解决方案吗?),进而实现自洽。在自洽之中,我们有了一种置身事外的豁达感受——一切信息全都成为了可以用于被我们闲聊的外部事件,而和自己无关。

没错,”瞧,一切尽在把握“

二、等量齐观的信息

假如说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最大的变化是什么,莫过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。不同时代信息渠道和形式都有着各自的显著特点。而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此处已不再赘述,在此我们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来思考一下。信息,对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。

首先我们可以把信息分类为有情景的信息和无情景的信息。我认为其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关联。举个例子,天气预报说明天你的居住地要下雨和明天北京要下雨。对你而言,本地要下雨直接的影响就是你要注意收衣服,而北京的雨显然没有这种效果。类比一下,可以是”郑州暴雨“”武汉疫情“,因为对你而言这都是无情景的信息,所以你可以以一种置身事外的角度评头论足。

然而这也不是我们的重点。

我想说的是,脱离具体语境的信息,成为了一种等量齐观的情绪调动触媒,例如:
帅哥美女——养眼舒心

极限运动——惊险刺激

情感闲谈——甜蜜/苦涩

美食吃播——非常下饭

搞笑剧情——愉悦/滑稽

信息经历了一种工具化,而成为无差别调动情绪的工具

三、”你“应该知道什么?

如果要问在当今时代人们应该关注哪些知识,相信未必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,然而互联网确实是给了”你“答案——你应该关注我推荐给你的那些知识

那么问题来了,每个人的爱好各有不同,如何推送?

虽然人的要求是具体而繁复的,但作为想象的群体而言要求确是显而易见的,于此,”大众“产生了。知识传播者/内容生产者在传播制作内容之初就需要设想他们心中的”大众“为何(即幻象他们的目标用户群体特征)——视频太长会不会没人看?要不要加点梗?这个东西严肃讲还是娱乐讲?

关于策划视频,已经有无数成熟的方法论了。但它们天然应该如此吗?

非也。

如果说网络内容的传作者在想象”大众“,那么作为用户,我们同样是在想象”大众“是什么。内容生产端为了迎合预想的受众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变,在用户这边被接收到的时候,同样印证和形塑了用户对于大众的想象。而这些想象共同构成了”大众“想象之间互相印证,无限逻辑自洽。终于,我们实现了一种”共谋“,而”大众“也由此诞生。

而知识,也同样在这种传播中失去了解放性的力量,我们不会再据理力争、唇枪舌战,而是出于一种几近本能的自我维护。人人倾向于交流的不可得,那么对话的本质就变成了关于心中自我想象的维护,知识不再是促进个人思考的催化,而是拥护自身合理性的大棒,在此维度上,知识变成了一种压迫性的存在。

四、结语

我们可能都会有这种想法——寄希望于找到一种终极性的解决方案。表现为”大是大非“上我们可以侃侃而谈,应对具体问题却可能手忙脚乱。

这实际上是在推崇方法论。

而对方法论的推崇映射出的又是一种价值观问题——即”我“把别人看作什么。
别人是一个个标签的集合?还是一个具体的人呢?

(本文作者为:photon1st)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